close

出處:氣象局

http://www.cwb.gov.tw/V5/education/knowledge/Data/dict/head/004.htm

氣團與氣旋的差異:氣團是指高氣壓、氣旋指的是低氣壓

而鋒面雨指的是兩種溫度性質不一的高氣壓碰撞所形成的雨

氣旋指的是熱帶氣旋是颱風、溫帶氣旋指的是行星風系中南北緯六十度極圈氣旋帶的低氣壓帶。

冬天裏我們常聽到氣象預報員說:「由於大陸冷氣團南下........」,什麼是大陸冷氣團呢?它是形成於極地的氣團,因為高空氣流的推動而進入中國大陸,經華中轉向東海及太平洋。由於它源於極地,屬於冷氣團,又因它是由大陸流出來,所以預報員就將這種氣團稱為「大陸冷氣團」。下面就為大家介紹由大陸冷氣團所造成的幾種天氣型態。

(一)寒流

哇!好冷啊!路上行人個個包的像粽子一樣,恨不得把棉被穿出門,原來是「寒流」大駕光臨了。當大陸冷氣團南移,寒冷的氣流就會使氣溫急速下降。但是氣溫要下降多少度才算寒流呢?通常在氣象預報時,當預測台北的日最低溫會降到10 ℃或以下,就稱為寒流哦!

(二)強烈大陸冷氣團、大陸冷氣團、東北季風增強

你曾注意到以上三句名詞使用時機的不同嗎?在氣象預報時,如果預測冷氣團會使台北日最低溫降到12℃~14℃之間時,就說是受「大陸冷氣團」影響;如果預測會降到12℃或以下時,就說受「強烈大陸冷氣團」影響;如果最低溫不會降到14℃,就只說受「東北季風增強」的影響了。現在,你能分辨這三句用語嚴重性的不同了吧!

(三)變性大陸氣團、移動高氣壓、高壓迴流

寒流來襲,把人凍得像冰棒一樣,什麼時候天氣才能轉暖呢?這時我們只好期待大陸氣團「變性」了。因為當大陸冷氣團移出源地後,會受經過地區環境及本身內部運動影響而改變性質,變成「變性大陸氣團」。有了它,天氣就不會再那麼冷,氣溫也不會再下降了。

大陸冷氣團是個高氣壓中心,在天氣圖上用「 H」來代表。它在南移的途中逐漸變性,到了華東時,已形成「變性大陸氣團」了。它變性後,高氣壓中心改向東行,由華東移到東海並繼續東移。這時候,氣團前端的冷鋒已經通過台灣,陰霾的天氣好轉、雲量減少、氣溫上升,甚至會出現晴朗天氣,這種情形稱為「移動性高氣壓」。

如果移動性高氣壓中心繼續從東海向東走,就會為台灣帶來溫暖而潮溼的氣流,各地氣溫明顯上升,甚至會出現晴朗舒服的天氣,我們稱造成這種天氣現象的氣流為「高壓迴流」。

(四)鋒面

想想看:當冷氣團遇到暖氣團,會發生什麼事?在氣象學上,它們交會時會產生帶狀的界面,稱為「鋒面」。鋒面帶,短的數百公里,長的有幾千公里,由下而上逐漸隨高度變寬,並呈現傾斜狀態,冷空氣位在下方,暖空氣位於上方,結構正如圖所繪的樣子。

鋒面會隨冷暖空氣的移動而前進,而於移動情形的不同而分為冷鋒、暖鋒、滯留鋒、囚錮鋒四種,並造成四種不同類型的天氣型態;在台灣最常見的是冷鋒和滯留鋒。

當冷空氣推鋒面向暖空氣方向移動時,稱為「冷鋒」,這種鋒面過境,地面氣溫會降低變冷。冷鋒移動有快慢之分,跑得慢的冷鋒,暖空氣上升較慢平穩,而出現層狀雲,降雨緩和;跑得快的冷鋒,暖空氣受冷空氣猛烈衝擊快速上升,造成濃厚的積雨雲,這時地面就會下起雷電交加的大風雨。

若暖空氣的勢力強過冷空氣,而鋒面向冷空氣方向運動,就形成「暖鋒」,會使經過地區的氣溫增高。暖鋒的鋒面前方是一大片範圍廣闊的雲雨區,連綿數百公里,造成持續不斷的降雨,降雨型態是和冷鋒不同的。

冷鋒或暖鋒是在冷、暖空氣某一方勢力較強時發生的鋒面。但假使冷、暖空氣兩方勢均力敵,鋒面便無法迅速移動,而徘徊、停留於原地,造成冷鋒與暖鋒同時出現的雲雨天氣。

最後我們還要來解說「囚錮鋒」。鋒面在移動時,如果冷鋒趕上暖鋒或是兩條冷鋒迎面相遇重疊時,鋒面和鋒面之間拉拉扯扯,互不讓步,最後兩條鋒面就會合併成「囚錮鋒」,它所造成的雲系和降雨兼具兩種鋒面的特徵,變得比較複雜了。

「熱帶海洋氣團」是位於太平洋上的高氣壓,也稱「副熱帶高氣壓」,它全年都定居在太平洋上,所以又稱為「太平洋高氣壓」或「太平洋氣團」。

熱帶海洋氣團的強度與範圍因季節冷暖而改變,當季節變暖時,它也會隨著活躍起來,強度、範圍因而大增,讓台灣與中國大陸吹起溫暖潮溼的西南風與東南風,是造成我季節性暴雨的主因。由於熱帶海洋氣團位置和範圍的不同,造成的天氣型態也不一樣。它的邊緣屬於雲雨地帶,使地面容易下雨且雨勢較大,在氣象預報時叫做:受「西南氣流」或「偏南氣流」影響;如果它造成的是午後雷陣雨的天氣型態,才是受「熱帶海洋氣團」影響;假如氣團中心移動到台灣上空,天氣是晴朗炎熱的,就稱為「高氣壓籠罩」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ianwenada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