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亞也為歐洲大陸與亞洲的交會處,為多項宗教的發源地
西亞在現代化過程卻因為宗教、資源分配、種族產生衝突
在這戰火連月的西亞到底如何與世界經濟競爭?
一、歷史角度
從宏觀的歷史角度來看,西亞大部分皆是由伊斯蘭教統治主導
乾燥平坦的高原上面出現了許多的一神教,例如伊斯蘭教、猶太教、基督教
人民生活篤信信仰,其中耶路撒冷、麥加等聖城為當地民眾生命依託的地方。
二、經濟角度
二次大戰後石油大量在此地被挖掘,出現了許多以石油礦產為基礎的城市
其中以美索不達米亞平原、阿拉伯高原為最多,雖然石油帶來了財富
但卻帶來了戰爭,也出現依賴式的經濟,隨著國際的油價波動決定
國家的經濟成長,杜拜轉型為觀光業但最近也金融海嘯面臨蕭條的命運。
三、政治角度
阿拉伯國家採政教合一,穩定的政體是國家經濟發展的關鍵,如阿拉伯聯
合大公國。伊拉克戰爭後,美國推行民主制度,但常生發自殺攻擊事件。
四、國際關係
西亞國家以石油作為與世界談判的籌碼,以什葉派為主的伊朗對於西方世界
相當強硬。西方代言人以色列則在阿拉伯國家中求生存,為了水資源與約旦
作戰,為了周邊土地如西奈半島、加薩走廊、戈蘭高地、約旦河西岸等分別
發動六日戰爭,節節獲勝,但種下日後自殺攻擊的事件。
美國駐軍伊拉克、阿富汗牧弟也是夾殺伊朗,伊斯蘭教對於基督教式的文化
頗具反感,聯合國也頻頻地向伊朗施壓,借檢查核武之由干涉伊國內政。
西亞發生的衝突根本原因有水資源戰爭、宗教戰爭、甚至是民族戰爭(賽普勒斯)
雖然在富有礦產的石油上卻鋒火連綿,外來如西方世界(英、美、法)為了資源煽動戰爭
的事件時有所聞,真可謂【匹夫無罪、懷璧其罪】。